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了,会议多次强调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,并对房地产供需两端均给出明确政策方向,“稳”是2023年行业主基调,预计行业政策将围绕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”、“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”展开,支持性政策将继续发力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了,会议多次强调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,并对房地产供需两端均给出明确政策方向,“稳”是2023年行业主基调,预计行业政策将围绕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”、“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”展开,支持性政策将继续发力。

房地产再成“支柱产业”
房地产重新被中央定调为“支柱行业”,上一次被称为支柱行业还是2003年,20年之后又被看作支柱行业。一般而言,一个产业占经济5%以上,即可视为支柱产业。
根据中国统计年鉴,2021年房地产业占全国GDP比重为6.8%,建筑业占比7%,广义的房地产占GDP比重近14%。此外,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近一半,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近40%,房产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近6成。

保交楼成重中之重
2022年,“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(“三保”工作)不仅成为政策、监管的首要目标,更是房企的第一要务。可以肯定的是,2023年“三保”工作仍将是各方的核心关注点与恢复信心的首要驱动力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,要从战略全局出发,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、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做好工作。其中就包括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,扎实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各项工作。
蜗牛说:2023年将是“保交楼”的关键节点,昆明的烂尾楼可以说是名列前茅,今年又有200多个"烂尾楼"被盘活,但是"烂尾楼"盘活与保障“保交楼”是两回事,到底要怎么保障“保交楼”的平稳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中央多次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
2022年,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阶段,中央多次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需求端政策优化贯穿全年。政策措施主要围绕降成本、降门槛、提效率等方面展开,并从因城施策到全国性普惠政策不断升级。
过去的三年,昆明市场表现较弱,短期内购房者多持有观望态度,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可拉动改善型需求,刚性需求是托底市场的力量,改善性需求才是拉动市场的力量,不过政策的落地效果还要看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执行力度。

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基调
2022年中央多次强调房地产政策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基调,同样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有“房住不炒”的表述,但相关提法位置有所后移。
今年以来,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下行,一些前期盲目扩张的房企资金链比较紧张,部分地方出现房屋交付困难的问题。研究院表示,过去几年,尽管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震荡起伏,中央支持各地因城施策优化楼市调控政策,“房住不炒”始终是政策底线。二十大报告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再提“房住不炒”,也意味着“房住不炒”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房地产行业定位。

2023年,是全新的一年,站在新旧交替之际,回望2022,展望2023。
虽然政策利好接连释放,但短期政策传导至市场端尚需时间。
整体而言,2023年楼市力求平稳发展,但仍然扑朔迷离。